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王滬寧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張高麗主持大會。
上午10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獎代表頒獎。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1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5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0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21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46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獎人數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侯云德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李克強在講話中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向參與和支持中國科技事業的外國專家表示衷心感謝。
2017年度獲獎成果既有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項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創新。具有服務國家戰略、彰顯中國力量,基礎研究重大成果持續產出,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再攀高峰,助推人民生產生活改善和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的特點。
有色行業共有6項成果獲獎,其中由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主要完成的“高性能金屬粉末多孔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技術發明二等獎。由河南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主要完成的“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制備加工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北京康普錫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球形金屬粉末霧化制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由內蒙古大唐國際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多聯產技術開發與產業示范”項目,由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關鍵技術”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科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南京大學、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湖南省湘南地質勘察院、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主要完成的“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項目等分別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
其中,“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制備加工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屬于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加工技術領域,探明了銅合金中納米強化相形核長大機理和強化機制,突破了納米強化相引入和彌散分布控制的共性技術難題,開發出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制備加工技術,實現了我國重點領域用銅合金綜合性能提升。滿足了我國超/特高壓電器對高強高導銅合金的亟需,打破了國外對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帶材的市場和價格壟斷,為我國航空航天、武器裝備關鍵部件提供了材料保障。該成果在全國12家企業應用,近3年新增銷售額45.51億元。
球形金屬粉末是高端制造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長期以來依靠進口。在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經10余年攻關,“球形金屬粉末霧化制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創造性地解決了球形金屬粉末連續霧化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化生產線,發明了系列球形金屬粉末材料?,F已廣泛應用于我國計算機、通訊設備、軍用電子產品制造、金剛石合成等高端制造領域,在國內外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張洪國等參加了大會。一直以來,有色行業的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和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持續大力推動行業科技進步與成果轉化,提升有色產業科技創新能力,聚焦工藝技術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突出科技創新的戰略引領和支撐作用。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主力軍作用,與企業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源頭創新、成果轉化、市場開發齊頭并進。積極融入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推動優勢領域的聯合研發、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夯實科技創新的基礎支撐。促進科學創新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相結合,不斷推進有色金屬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不斷激發行業發展活力,把有色金屬工業強國建設推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