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學完成的“超冶金級硅(UMG-Si)短程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北京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與會專家包括鄭州大學何季麟院士、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黃小衛院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賈明星副會長、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林如海院長、清華大學徐盛明教授、北京科技大學袁章福教授、北京工業大學王金淑教授等有色冶金及化工材料行業知名專家。
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張洪國副秘書長主持,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張凱處長代表項目完成單位致歡迎詞。王志研究員代表團隊介紹了項目的技術原理、創新點、研發歷程及生產應用情況。鑒定委員會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研制技術總結報告,審查了查新報告、檢測報告、知識產權證書等技術資料,經過質詢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硼、磷雜質結構調控協同去除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項目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同意通過鑒定,并建議進一步加快在相關企業的推廣應用。
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項目支持下,針對低端硅料分離提純流程長、能耗高、效率低的問題,項目團隊轉變傳統“反應傳遞調控-單一分步分離”為主的分離純化思路,提出了“多尺度結構調控-團組同步分離”為核心的短程提純新方法,開發了硅熔體氧化精煉B、P同步去除渣劑及工藝,發明了雜質靶向重構-濕法化學除雜短程制備UMG-Si新技術,以及廢硅粉控氧熔煉精煉和濕法化學兩步法制備UMG-Si新技術,成功應用于工業硅提純高值化與廢硅粉再生循環過程。相關技術成果在怒江宏盛錦盟硅業公司、寧夏東夢新材料公司等多家企業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科學合理,裝置運行安全可靠,技術指標先進,產品質量穩定性高,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前景,對促進我國硅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