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8月23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成果評價辦公室(依托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色金屬工業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大明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深部復雜厚大礦體開采巖體破裂監測及動態調控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部王懷國副主任主持。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中國爆破行業協會汪旭光院士、北京科技大學宋衛東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李學恩研究員、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王云海教授級高工、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齊寶軍教授級高工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創新點如下:提出了高可靠柔性地壓監測臺網階段收斂動態優化技術,提高了地壓監測的針對性和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建立了基于多參數的復雜巖體動力災害安全風險分級與調控技術體系,實現了地壓災害的風險分級評價及對礦體開采關鍵生產流程的動態調整和優化。首創了堅硬破碎巖體巷道支護新方法,采用了巷幫預應力錨索增強錨噴+連體拱架支護技術及雙控張拉預應力錨固巖體支護新方法,支護效率與支護成本控制水平顯著提高。提出了“系統維護—數據分析—安全預警—災害防控”的多維一體運維云服務新模式,形成基于監測結果與聯動分析模式下的開采過程的動態調控技術。該項成果創新了可拆卸微震傳感器、監測臺網動態優化和波速場動態反演技術,微震事件定位精度優于10m,靈敏度優于-2.6V/m/s。為礦山安全高效、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在地壓監測及動態調控方面補短板鍛長板,引領了行業安全監測技術進步。
經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應用前景廣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